中研院台史所所長許雪姬表示,台灣老一輩的女性,其實是不斷在適應不公平的社會,「這個展覽與其說是懷舊,不如說是讓孩子了解過去。」
展場中可以看到一九四八年的婢女僱傭文契複製品,十歲的婢女總工資為舊台幣二萬八千元,言明「一躉收足,日後不再給付」,可見戰後台灣仍有買賣婢女。
而一八八一年的「贖身字」複製品,也看到鄭順妹的丈夫患病過世,婆媳相商後,由婆婆陳鍾氏立「贖身字」,父親鄭慶良以五十大員「贖身銀」贖回女兒的人身自由。
展品還有霧峰林家在一九三二年創立的「一新會」相關資料,林獻堂孫媳婦林芳瑛表示,一新會不僅開設婦女讀書會、教導婦女演講,還舉辦音樂會、運動會及刺繡、插花等各類講座,足見當時林家就對女權相當重視。
許雪姬說,印象深刻的,是台中清水仕紳蔡蓮舫愛妾廖貴的事蹟。廖貴原是佃農出身,嫁到蔡家後生了三個男丁,由蔡蓮舫親授漢文,並和兒子一起接受教育,最後不僅能讀,還精通北京話和日文。
蔡蓮舫多次「派」廖貴到上海,與蔣中正、汪精衛等人的夫人接觸;一九三五年,日本外務省甚至發文到台灣,指示要密切觀察她。許雪姬推測,廖貴可能是在進行「中日親善」,才會在戰事爆發前頻繁接觸高層的夫人們。佃農出身,最後透過教育、走到時代的前台,可說是展場中具代表性的女性身影。
特展在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聯合圖書館展出,展期從三月廿九日至十月卅一日,開放時間為周一至周五的上午九點到下午五點。 詳見 http://udn.com/NEWS/NATIONAL/NAT5/6243055.s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