檔案狀態:    住戶編號:913557
 └●-蔚藍天-●┘ 的日記本
快速選單
到我的日記本
看他的最新日記
加入我的收藏
瀏覽我的收藏
找回 《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》 不要走遠路,更不可走錯路
 切換閱讀模式  回應  給他日記貼紙   給他愛的鼓勵  檢舉
篇名: 心有千千結
作者: └●-蔚藍天-●┘ 日期: 2007.11.22  天氣:  心情:










心有千千結   文/見寅法師


  山門旁的阿勃勒樹上,曾有一隻很大的人面蜘蛛,乍然看到牠美麗工巧的網,阡陌工整,宛若琉璃薄紗,然而這網卻隱匿在向陽背光中,不易為人發現。不禁想起那蜘蛛吐絲結網的心情,絲絲和眾生對立,恨不得哺出滴水不漏的殺機,所謂冤結,似乎如此而來。

  冤結,是我們和眾生之間的心結。我們和眾生種種的因果關係,在識田中蟄伏成業種,逢緣而起,變幻成境。如果我們對所現境界猶有執著,也就執了幻境為實有。當知執著是一種打結的力量,有了冤結,心就緊繃,致成障礙,於是生出五蘊惑苦,這就是無明。倘若再以貪、瞋、癡心念看待冤結,就是冤冤相報,如將白布於染缸中不斷浸染,結上加結,沒完沒了。

所以「心有千千結」,無數的心結梗在心頭,鬱悶成病結,這就是內外的苦因;心結未解成業障,矇蔽障垢我們的清淨心,成為無明煩惱。




  「放下」一法,其實就是「解冤釋結」的道理,我們要淨化法界,就要先除去心中的垢網,想想心中的法界是否也曾滿佈蛛網垢結而不自知?是否因自己的執念和境界對立,無法銷歸自性,在法界中留下不解之苦?

《藥師經》云:「解結解結解冤結,解了多生冤和業,洗心滌慮發虔誠,今對佛
前求解結。
」如何才能解冤釋結、洗心滌慮呢?

《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》云:「一切業障海,皆由妄想生,若欲懺悔者,端坐念實相,眾罪如霜露,慧日能消除。

眾罪就是我們的業障、冤結,這些都是妄心執著所造,虛妄不實,是故菩薩法不斷一切結使,不住一切使海,於一切法不起執著,因為這些罪相、心結都是妄心所造,何必頭上安頭?且於觀照中去洞察心結的來去無根,安住實相中,不理它就是放下執著,幾番觀照後,心結就鬆動了;如此心結作用力漸消,最後這結就不解自解,也就是將心結從根本放下。

  法理如是,很多人卻仍有「放不下,理還亂」的經驗,足見法細心粗難入,故今再假方便,試論解結次第。《楞嚴經》上有「世尊綰巾」的公案,最終引出二十五圓通「依根解結」的法門。

     佛陀教阿難解結的方法,一條巾上打了不只一個結,解結當依次第一個個解開,有的苦結,透過一次的「放下」就可以解開,有的大苦結有三千煩惱結,或幽暗難覺、或垢重難拔,執著越重的結就纏得越緊,結頭在哪裡都還不能發覺,要一次放下談何容易?





  














故放下心結的過程或有頓漸,頓者要從觀念上來轉,當知無上乘主張「煩惱即菩提」,無明、真如,無異境界,豈有一「心結」相可得?於諸境不起分別就是。是以廣額屠夫放下心中的屠刀,立地成佛,不執著的心,就是佛心。

而佛典中老和尚背女子過河的公案,所謂「路逢劍客需呈劍,不是詩人不獻詩」,在旁的弟子過河後猶執女相,而老和尚只是隨順覺性,做每個當下該做的事,所以正念從未動搖。這不禁讓我們感念 藥師如來 的悲願:「令一切眾生解脫魔網,若墮種種異見稠林,悉當安立置於正見,次第示以菩薩行門。

當知解結就是要有正知見,對自己的偏執要試著去發掘、承認與體會,能於轉念間發現事實,諸結也就不解自解。對這圓頓的法理要有信心,解鈴還須繫鈴人,能打結的還不就是我們這念妄執的心

故說「狂心頓歇,歇即菩提」,話頭之處,哪有一「狂心」可得?尚有狂心之名,即是話尾了。

  漸者解結則需一點時間,並要有堅定的信心和耐心,只要有正確的知見和思惟,慢慢薰習,漸漸地也能想開、放下。若對圓頓法門尚未深信入理,或垢結深重,一時放不下,妄受苦惱,則大乘法亦倡「轉煩惱即菩提」的道理。

當知「放下、解結、轉煩惱都是方便法門,最重要的是觀照心結形成的第一因,因為最初的執著最晦暗、最難覺知,也最難解,更是自己最不想去面對的。所以解結就是要學習面對真正的自己,只要能夠接納自己,結也就放下了。

  再者,要從因緣法的角度來思惟修。古云:「風吹屋簷瓦,瓦落破我頭,我不怪此瓦,此瓦不自由。」凡是因緣法都有它的法性,若沒有適當的因緣,再好的方法終成惡法。菩薩要能善觀因緣,遠離法執,尊重每個因緣的存在,接納因緣的特質;當因緣不契時,起了煩惱,心有掛礙,就該先放下自己的堅持,等到結鬆了,再進一步思惟如何解開每個煩惱結。

  一個事件的形成有多重因果關係,看自己是否非因計因、非果計果,不識真正的因果主軸,或不解因緣法的多元性,在自我本位上妄加取捨?很多事情可能會順了姑意、逆了婆心,該如何取捨看待?能認清每件事的多重因果後,就能直下承擔。

  此外,還要安住自己的初衷願心,不隨境轉,如此就能心平氣和地接受正面與負面反應的必然存在。所謂「歡喜做,甘願受」,心平感召的法界自然圓滿;「柳暗花明又一村,退步原來是向前」,想開了就能放下,每段因緣都有讓我們成長的契機,學習順著因緣法的特質,本來就是「雲在青天水在瓶」,法住法位。

  同時,解結也是在破我執、法執,當所有結垢還沒全解開時,阿難這條菩提巾尚不能為己所用,雖然煩惱猶未能全然放下,但也不能說解結之法無效,當耐心除垢解之,這就是一種承擔,一種吃苦了苦,一種消業。因為捨了這巾,向外也求不到另一條完整的巾;濁水讓它澄清即可,捨了這濁水也沒水可喝;離開煩惱,更無菩提可尋。

  最後,要知道放下煩惱需要具足福報,有了福報,心才有作主的力量,我們解不了結,放不下執著,看不到煩惱的根源,這都是因為心定不下來,在紛紛塵擾中載浮載沉,這就是「眾生心」。心一旦缺乏善法的力量,就容易作不了主,尤其面對難解的大苦結,常要花較長的時間來化解,急也急不來,這時就是要「忍耐」。有正知見的忍耐是有智慧的,然而這過程若無善法的力量支撐,很容易就隨波逐流,哪有能力靜下來細細推敲自己的心結?所以我們要增強自己的心力,修福修慧,親近善法,進而將功德回向給法界冤親,回向心中的冤結業障。我們要深信回向的功德確實是功不唐捐,因為功德力就是心的力量,累積足夠的福德因緣,心結才能化解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   亦如「水滿自盈」的道理,待心開意解時,法界自然開朗,眾生法界也都能感通我們的光明,而互蒙法益,因為心垢眾生垢,心淨眾生淨,這就是由理到事的解冤釋結。
標籤:
瀏覽次數:96    人氣指數:3696    累積鼓勵:180
 切換閱讀模式  回應  給他日記貼紙  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
給本文愛的鼓勵:  最新愛的鼓勵
找回 《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》 不要走遠路,更不可走錯路
 
給我們一個讚!